023 西南邊地文化的珠子
*地域: 西南地區
*年代: 公元前800~前300年
*材質: 地方玉料、紅玉髓、費昂斯、玻璃等
*介紹:
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,中國考古學家童恩正提出過,在中國古代,從東北,經內蒙古、甘肅、青海到西南,存在著一條“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”。在這一傳播帶上,從東北至西南,都存在著若干大體相同的文化內涵。這條“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”,可以一直延伸到中亞細亞和北方草原地帶。
整個傳播帶上最顯著的地標遺存是“大石遺跡”,它們大都屬於墓葬類和宗教祭祀類建築物。而在飾物上,則常見有紅色瑪瑙珠、地方玉料小管珠、藍色費昂斯管珠、蜻蜓眼玻璃珠、單色玻璃珠、硨磲管等。有些是本地製作,有些則是來自於貿易。
(補充資料來自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FjRHBGB-V7yBS4s7F3Frw 以及https://www.gzmuseum.com/gbxs/202206/416.html)
1. 四川西北汶川一帶出土的紅色瑪瑙珠(圖一),以及地方玉料小管珠、藍色費昂斯管珠、蜻蜓眼玻璃珠、單色玻璃珠、硨磲管等(圖二):
*照片來源: 翻拍自《古珠詮釋》
2. “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”示意圖:
*照片來源: 「域見珠飾館」微信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