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物車 0

035 永寧寺出土的印度-太平洋珠

035   永寧寺出土的印度-太平洋珠

 

*地域: 河南洛陽

*年代: 公元386~534年 北魏

*材質: 玻璃

*介紹: 

20世紀70年代,位在洛陽的北魏永寧寺遺址開始進行考古發掘,出土的物件中以泥塑佛教造像和人像最為出名。

而在地宮中還出土了總數達15萬餘顆的五色小珠子,經清點估計有大小珠15萬餘枚。其中除極少數為水晶珠、瑪瑙珠外,其餘皆為玻璃珠,分別呈現紅、藍、黃、綠及黑色,色澤異常鮮豔。珠體最大的,直徑約0.35公分,小的直徑不足0.1公分。這類玻璃珠都呈扁圓形,中有穿孔,出土時雖然散落在灰土內,但分佈十分集中。由於北魏楊衒之所著的洛陽伽藍記中曾記載"珠繡像",因此研判這些應該是從佛像繡像上散落下來,用於珠繡的珠子。

這種珠子又稱為印度-太平洋珠,是從西元前3世紀起就開始在印度南方沿海港口生產的單色玻璃珠。它們經由海上貿易流傳到世界各地,從非洲到中國、從太平洋諸島到韓國,都可見到其身影,是延續數百年的著名貿易珠品種。

 

補充資料來自: 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cKyJvufBWfQnXcc4OjQaA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Iia_IbWqBU7W-KOc2KTzA


 

1. 洛陽永寧寺出土的印度-太平洋珠

1000018542

*照片來源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Iia_IbWqBU7W-KOc2KTzA

 

2. 北魏時期的彩色玻璃串飾:

1000018544

*照片來源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Iia_IbWqBU7W-KOc2KTzA
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