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6 殷墟的珠飾
*地域: 河南安陽殷墟和商文化遺址
*年代: 公元前1600~前1046年 / 商代
*材質: 玉石、瑪瑙、綠松石、天河石等
*介紹:
1982年,河南安陽殷商遺址的發現與考古發掘,揭示了大量的商代文明。
商代遺址中除了各種材質和形制的珠子外,綠松石在裝飾物上的使用量更是明顯巨增。而鑲嵌技術的逐步成熟伴隨著青銅器工藝的發展,此時更開始出現了鑲嵌綠松石的各種青銅器飾品。
* 補充資料: <商代的「綠松石」是如何鑲嵌在青銅器上的?>
首先在青銅器上先鑄成陰刻紋飾,然後依照紋飾的規格,將綠松石裁割成各種合適的的形狀,再用樹膠或漆或以桐油當作黏劑,黏在器表的陰刻紋飾上。綠松石嵌於器表後,再以錯石加以打磨使之平滑。早在二里頭文化時期,綠松石就被用來當作鑲嵌銅器的材料。由於鑲嵌用的綠松石須磨切的小而薄,可知當時已有很高的玉石加工技術。商代的綠松石鑲嵌工藝多運用在武器、小型器物或飾品上。
(資料來源: https://reurl.cc/eyAaZQ)
1.殷墟青銅器鑲嵌綠松石馬冠飾
殷墟西北岡2017號車馬坑內,埋藏有兩具馬頭骨及馬羈組的青銅裝飾件。這件器物可能是馬冠飾,以青銅為底,先鑄出獸面圖案的輪廓線,再切割綠松石,鑲嵌上去。它的眼珠用了切割打磨成半圓形的綠松石,突起於器表,看起來栩栩如生。器物背面有兩梁交叉,呈X形,可以用來穿繫皮革,裝飾在馬的額頭上,是坑中最精美完整的一件。
*資料來源: https://reurl.cc/1bqzpm
2.殷墟小屯遺址綠松石珠串
*本照片翻拍自《古珠詮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