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5 玉舞人
*地域: 中原及周邊
*年代: 公元前475~公元220年 戰國到漢代
*材質: 玉
*介紹:
玉舞人可能是古代中國最特殊的墜飾之一。它流行的時間僅在戰國末期到漢代,與當時興起的舞樂風氣有關。它既不像厭勝佩那樣具有特殊的寓意,也不像西周組佩上的玉璜那樣標誌著社會等級,玉舞人可能只是當時的一種審美風尚,帶有濃郁的世俗風情。
玉舞人常常呈現"翹袖折腰"的姿態:側體折腰,並配合著長袖繚繞飛舞。這個舞種在漢代非常通俗流行,大致屬於現在的街舞。因劉邦早年平民出身,對此非常精通。而在《西京雜記》中也記載:劉邦的寵妃戚夫人,“善鼓瑟擊筑,善為翹袖折腰之舞”。
玉舞人是漢玉藝術的典型之一,有一定的數量出土,反映出漢代對舞蹈娛樂的喜愛。
補充資料來自:
https://www.sohu.com/a/528060665_121107011
https://www.yu-jen.tw/zh-tw/lot.php?act=view&id=4421
1. 現收藏於美國弗利爾博物館的雙聯玉舞人,出自洛陽金村戰國時期的周天子大墓。
白玉材質,片狀鏤雕,以陰刻線描繪五官和衣紋。這件雙聯玉舞人的整體品相保存較好,唯有些蝕坑和蝕斑:
*照片及資料來源: https://read01.com/4D23Q2d.html
2. 西漢早中期玉舞人,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。
玉質,局部微微受沁。玉人製作精緻,看似平面,其實眉宇五官深淺有致,衣袖和裙襬則利用凹弧起伏的層疊形式,創造出輕薄透亮、層次分明的視覺效果。由上方穿孔可知玉人為佩飾,多是組玉佩之中的組件:
*照片及資料來源: https://digitalarchive.npm.gov.tw/Collection/Detail/1815?dep=U
3. 西漢南越國圓雕玉舞人,現收藏於南越王博物館。
舞者梳一右向橫出螺髻,穿右衽長袖衣,扭胯並膝而跪。左手上揚至腦後,長袖下垂,右手向側後方甩袖。頭微向右側。兩面均以線刻表現舞者衣紋。頭頂端有一小孔貫穿,當為穿系用。一般玉舞人多半呈片狀,此件是較為少見的圓雕器:
*照片及資料來源: https://www.nywmuseum.org.cn/Collection/Details/dcjp?nid=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