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1 戰國蜻蜓眼玻璃珠
*地域: 中原及周邊
*年代: 公元前475~前221 / 戰國時期
*材質: 玻璃
*介紹:
蜻蜓眼珠是眼睛文化的產物。眼睛文化發源於西亞或印度,人們相信眼睛有辟邪功能。蜻蜓眼珠最早見於公元前15世紀的埃及,而隨著地中海及西亞貿易的傳播,在春秋戰國時期,西方的蜻蜓眼珠進入了中國,並深受當時中原地區王公貴族的喜愛。
隨後在戰國時期,中國開始有自己本土蜻蜓眼的製作,推測其中楚國由於得當地金屬及礦藏之利,生產出不少獨特裝飾紋樣的蜻蜓眼玻璃珠。
蜻蜓眼玻璃珠代表了戰國時期新興的工藝製作和裝飾風尚,但只在戰國時期的近三百年間流行過,隨後就逐漸消失於歷史長河中。
(補充資料來自: https://reurl.cc/NbNn1q)
1. 戰國嵌絞絲玉環鑲蜻蜓眼銅鏡
*照片來源: https://reurl.cc/A6bpRY
2. 戰國藍色胎七星紋琉璃珠
*照片來源: 翻拍自《古珠詮釋》
3. 戰國韓王陵鎏金鑲蜻蜓眼銅扣
*照片來源: 「松松發文物資料君」微博
4. 戰國魯國故城遺址蜻蜓眼紋玻璃珠
*照片來源: 「饅頭_控」微博
5. 戰國角錐狀蜻蜓眼珠
*照片來源: https://reurl.cc/NbNn1q
6. 戰國同心圓蜻蜓眼珠
*照片來源: https://reurl.cc/NbNn1q